編者按:說起財政金融系2011屆校友李億,,大家都不陌生。他被同學們譽為“英語紳士”,,曾獲得2009“CCTV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優(yōu)勝獎以及第十五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全國總冠軍和BBC最佳即席演說獎,。“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這枚桂冠還給李億帶來了去英國BBC實習的機會。畢業(yè)后,,李億前往英國,,成為倫敦大學學院(UCL)經(jīng)濟學碩士,。因為李億是BBC唯一一名年度實習生,又來到倫敦繼續(xù)深造,,于是,,BBC主管向他約稿,請他與全世界學子分享留學心得,。在李億撰寫的文章《英國夢 倫敦緣》中,,他表達了對BBC的感謝之情,另一方面也介紹了自己的留學經(jīng)驗,。
我院2011屆校友李億
英國夢 倫敦緣
引言
童年的夢想演變成和倫敦的緣分,。實現(xiàn)英國留學夢固然少不了他人的助力,但最重要的還應該是自己的準確定位,,詳細的規(guī)劃和大膽的申請,。
我從小就夢想自己能身著維多利亞時期的古典禮服徜徉在英國古老的城堡里。去年在劍橋大學的交換學習讓我第一次實現(xiàn)夢想,,領略劍橋800年的歷史底蘊,沉醉在康河的柔波里,,迷失在古樸的街道上,。從那時起,我就在憧憬來英國深造,,今天,,我終于成為倫敦大學學院UCL經(jīng)濟學碩士。
BBC實習讓我鐘愛倫敦
也許是受到劍橋的啟發(fā),,兩個月后,,我有幸在第十五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獲得全國總冠軍和BBC最佳即席演說獎,獲得在BBC實習的機會,。
我還依稀記得,,來自BBC的代表頒獎時候興奮地對我說,“Congratulations, welcome to London!”(祝賀你,,歡迎來倫敦?。。?,我激動地點點頭,,意識到我和倫敦開始了新的緣分。
我在一年內第二次來到英國,,不過這次是在倫敦,。BBC是一個特別溫馨的集體,他們每一個人都特別友好,,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對我都關照有加,。工作上,指導我每一步的進程,,有問必答,。生活上,他們打印景點材料推薦給我,,還帶我去看莎士比亞戲劇,。當我們錄制有關英國正裝文化的節(jié)目,我還真的穿上了英國早禮服,,漫步在倫敦街頭,,那種實現(xiàn)兒時夢想的感覺至今讓我回味無窮。在倫敦的每一天都很愜意,,也很充實,。
實習期間,我?guī)缀醢褌惗刂饕木包c逛遍了,,特別鐘愛私人博物館,。倫敦是一座偉大的城市,一座很酷的大都會,。我有時真不知道怎么才能準確地形容它,。它充滿了對比和多元,一方面積淀著西方不可思議的歷史傳統(tǒng),,另一方面又引領著世界最新的生活時尚,,這座奇妙的城市無論如何細細地品味。你不會感到枯燥和疲倦,,它每天都在上演著新的故事,,新的傳奇,新的際遇,。
我想只能用Dr. Samuel Johnson的一句話來描述倫敦,,When a man is tired of London, he is tired of life, for there is in London all that life can afford.(如果一個人厭倦了倫敦,他一定厭倦了生活,,因為在倫敦有人生能賦予的一切,。)
我當時所居住的賓館就在倫敦大學附近,閑暇之余,,我有機會拜訪這座聞名世界的大學,,它座落在倫敦市中心,比鄰大英博物館等近十個博物館,,大英圖書館和諸多學校圖書館,,周圍有七八個公園,兩個火車站,兩個地鐵站,。倫敦大學處于倫敦的教育區(qū),,博物館和學校密集,交通極為便利,。地處國際都市,,國家首都,又有著如此絕佳地理位置的世界前十頂尖大學,,的確極為罕見,。
我非常感謝BBC給我提供的寶貴機會,他們對我的關心無微不至,,讓我感覺賓至如歸,。也正是由于在倫敦實習期間,我真正喜歡上這座城市,,古典和現(xiàn)代的融合,,多元文化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離開倫敦的航班上,,我告訴自己我一定會回來,,自那時起就決定來倫敦深造。
成功留學申請在于恒心
由于我完全是自己申請,,沒有專門請中介,,過程持續(xù)一年之久,所以我覺得恒心最為重要,。
一個大學生大一時期在保證自己課業(yè)的情況下,應廣泛地參加各種社團和活動,,找到自己真正興趣,。大二的時候建議開始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大學畢業(yè)后是希望工作還是繼續(xù)深造,?你希望從事什么,,深造還是工作。決定工作,,那么大三課余是開始打造簡歷和尋找實習場所的時期,。考慮深造,,大三則是開始選擇學校和項目,,準備語言考試和國外研究生考試。大四一開學9月份就可以開始申請了,。
如果說大一是嘗試,,大二是定位,大三是籌備,大四就是沖刺,。
感謝我在大學期間的老師們,,我經(jīng)常向他們請教,得到他們悉心的指導,,讓我在大四前已經(jīng)準備好自己的中英文簡歷,,個人陳述,語言考試,,國外研究生考試,,推薦信等申請資料。大四伊始,,我把之前的目標學校再做了一次篩選,,側重在倫敦的學校。選擇專業(yè)比學校重要,,因為研究生專業(yè)相比本科專業(yè)更大程度上決定了你的未來職業(yè)發(fā)展,。地理位置有時候比學校專業(yè)還關鍵,因為大都市機會眾多,,你的視野和經(jīng)歷將會與眾不同,。所以選校不僅是在選擇合適的學校,而是在選擇一種人生,,選擇一種未來,,是職業(yè)規(guī)劃的基礎和起點。
然后依次網(wǎng)上投遞,。此外,,不同獎學金的截止時間和要求不一樣,需要特別留意,。
提交申請后并不是結束,,而僅僅是開始。我經(jīng)常整理自己的郵箱,,查看申請學校的主頁,。有時候推薦人的推薦信發(fā)送不成功,資料上傳空間太大,,或者你的信息不全面,,這些都需要盡快盡早解決,實在不行直接電話詢問,。
無論是收到拒信還是錄取信,,做到寵辱不驚,待有全部申請學校的結果再做最后的決定,。英國學校一般先有條件錄取,,然后再無條件錄取和CAS,這時候得細心權衡,耐心等待,。
我建議大學畢業(yè)后要準備多份學位和成績官方證明,,日后求職深造都方便許多。
決定學校后是馬上申請宿舍和簽證,,參加體檢,。拿到簽證后馬上購置機票。
我在大學曾經(jīng)征服過馬拉松全程,,深刻感悟到堅持創(chuàng)造奇跡(Perseverance produces miracles),。我自己申請的經(jīng)歷實際上就是不斷摸索的經(jīng)歷,整個申請過程很漫長,,猶如馬拉松,,肯定會碰不少釘子,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突發(fā)情況,。最好的方法就是列出一個申請時間表,,把從選校到最后拿到機票簽證整個過程做一個完整的時間規(guī)劃,把你申請的學校項目信息也做一個統(tǒng)計歸納,。這樣,,無論發(fā)生什么狀況,你的目標明確,,只要能堅持,,就一定能步入理想的學校。
家國依然是最好的
我終于又來到了倫敦,,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從第一次來倫敦短暫的旅游,第二次在倫敦BBC實習期間的深度游覽,,到現(xiàn)在第三次回到倫敦,,步入倫敦大學深造,人生充滿了不可思議,,我和倫敦真是緣分不淺。
抵達第一天,,在向家人和朋友報平安,,簡單保管行李之后,我還沒入住宿舍,,就迫不及待地跑到BBC的總部和他們重逢,,開心地交談,回憶實習的點點滴滴,,介紹我一年多來的成長軌跡,。我熱愛這個溫馨的團隊,回來的感覺就像回家,我對BBC一直充滿了感激之情,。
第二天開學也是我的生日,,這是我第二次在國外過生日了,第一次在澳大利亞,。記得四年前,,大學開學儀式就在我的生日那天,而如今,,我第一次在倫敦過生日,,還是在開學的那一天,四年猶如一個輪回,,在倫敦是新的開始,。
在倫敦大學的學習極為緊張,課后教授都會列出很長的書單和文章名目給我們閱讀,。本科到碩士,,其實就是自學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倫敦大學學院UCL是倫敦大學聯(lián)盟的代表,,有來自100多個國家的國際學生,;社團開放日展出F1賽車和飛機;開學第一周各大投行,、銀行和咨詢公司,,諸如高盛、摩根斯坦利,、美林,、匯豐、巴克萊,、蘇格蘭皇家,、瑞銀、麥肯錫,、四大等就來到學校召開宣講會,;學校沒有圍墻,它和倫敦中心完全融為一體,,本身就是倫敦的知名古跡之一,。在倫敦大學,你可以深刻地體會到這座都市的底蘊和氣魄,。
但是我也知道,,即使我鐘意英國,那畢竟不是我的國家,,我對我的祖國有著更大的期許,;英語說得再流利,,也不是我的母語,華語有著更為悠久的歷史和文化內涵,;對西裝和禮服鐘愛有加,,對漢服更是推崇備至。我時刻告訴自己,,學習英語不僅是使自己融入世界,,還要宣傳中華的文化。來到英國深造,,感受倫敦的都市脈搏,,除了豐富個人經(jīng)歷,提升學術造詣,,最重要的是未來我能衣錦還鄉(xiāng),,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我感謝那些幫助我實現(xiàn)英國夢的長輩和朋友,,也會倍加珍惜我和倫敦的緣分。
原文鏈接:http://www.bbc.co.uk/ukchina/simp/uk_education/students_diary/111010_students_diary_liyi_part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