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上一臺精彩的畢業(yè)大戲,在“小巨蛋”為“嘉”再歌一曲,,在畢業(yè)典禮上再說一次“愛你”,,在畢業(yè)門前重現(xiàn)四年前的合影,,把四年間拍攝的照片編輯成冊,再當一次志愿者……
畢業(yè)了,,“嘉”人們以各自的方式告別這段“夢華錄”,。對他們來說,畢業(yè)告別式也是畢業(yè)告白式,,雖然打開的方式各種各樣,,但都表達了同樣的不舍和對“嘉”的愛。
畢業(yè)大戲主創(chuàng)人員,,前排左二為楊馨潔

畢業(yè)大戲《青春之歌》
姓名:楊馨潔
所在院系:人文與傳播學院
收官儀式:為畢業(yè)生獻上一場畢業(yè)大戲
《青春之歌》是楊馨潔和一方話劇團的小伙伴們獻給2022屆畢業(yè)生的畢業(yè)禮物,。用心準備一場畢業(yè)大戲,她以自己的方式為大學生涯畫下了一個完美的句號,。
作為2022年畢業(yè)大戲的導演,,楊馨潔透露,因6月突發(fā)的疫情,,這次畢業(yè)大戲的籌備多了許多挑戰(zhàn),,“不能線下排練,我們只能采用線上的方式進行,,就像是一個讀本會,。雖然有些艱難,但大家都在努力,。”6月25日晚上,,《青春之歌》如期上演。大戲落幕,,主創(chuàng)們上臺致謝,。看著臺下熱情的觀眾,,手捧花束的楊馨潔充滿了感觸:“感動中又有些成就感,,感覺那一段時間的辛苦和努力都得到了回報。那一刻值得我銘記一輩子,。”
對于楊馨潔來說,,大學四年也是一首關于成長的“青春之歌”。她當過大學生新聞社新聞采編工作室的記者,,加入一方話劇團,,在圖書館留下備考的身影……“這是一個見證我成長的地方,我在這里找到了興趣和愛好,,各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很幸運,在我人生重要的階段,,有‘嘉’和‘嘉’人的陪伴,。”
即將前往吉林藝術學院讀研的楊馨潔也希望各位學弟學妹們,,珍惜大學時光,多充實自己,,多拓寬自己的眼界與思維,。
魏楨妮(右)演唱《時光穿梭者》

魏楨妮和大學生藝術團聲樂隊的小伙伴們合影
姓名:魏楨妮
所在院系:音樂系
收官儀式:引領觀眾再當一回“時空穿梭者”
“舞臺很炫酷!”
四年前在報考時,,魏楨妮一眼就被水上音樂廣場(“小巨蛋”)的舞臺所吸引,。四年來,她多次登上“小巨蛋”的舞臺,。在2022年畢業(yè)晚會上,,曾是大學生藝術團聲樂隊隊長的她和小伙伴們,以串燒歌曲表演《時空穿梭者》,,引領觀眾回首大學歲月,。
《時光穿梭者》是由四首歌曲串燒而成的。“大學是一個多彩的舞臺,,來自各地的我們,,有著各樣的成長背景和習慣。通過歌曲我們想表達的是,,雖然我們的性格迥異,,但因為‘嘉’的連結,大家聚在一起,,成為好朋友,。”魏楨妮透露演唱《時空穿梭者》時有個小插曲——配樂突然停止,但舞臺上的歌手們依舊演唱,。她說:“配樂停止,,獨留人聲,聲音更顯純凈透亮,。這是我在舞臺上感受到的最美好時刻。”
“舍不得‘小巨蛋’的舞臺,,舍不得‘小綠’,,舍不得女生洗手間里的‘暖心盒子’(衛(wèi)生巾互助盒),最舍不得的是那群要好的朋友們,!”魏楨妮說會帶著這些獨“嘉”記憶,,去尋找屬于自己的舞臺。她也想對學弟學妹們說:“不要貪圖一時享樂,,要認真對待學習,;多去嘗試,努力爭取機會,;‘嘉’是所包容性很強的大學,,希望大家都可以勇敢做自己,!”
畢業(yè)典禮上的快閃活動
姓名:李昊
所在院系:國際商務學院
收官儀式:在畢業(yè)典禮上再說一次“愛你”
“So baby,情話多說一點,,想我就多看一眼……”畢業(yè)典禮的最后,,由畢業(yè)生代表、在校生代表,、輔導員代表組成的快閃團閃亮登場,,他們高唱《愛你》,齊跳《本草綱目》,。李昊就是其中之一,。他想對“嘉”再多說一句情話,再多看一眼“嘉”的美景,。
“快速成長了起來,。”這是李昊的“嘉”體驗。初入大學,,他加入了國際商務學院團總支,,兩年后成了該學院團總支書記。“跟負責老師對接,,跟學生干部對接,,各種工作的開展,時常讓我覺得焦頭爛額,,但這段經(jīng)歷也鍛煉了我的能力,。”他總結了不少工作經(jīng)驗:“分工不分家,團結協(xié)作,,多歸納總結,,復盤反思……”考上安徽大學研究生的他說,自己會帶著這些在校形成的經(jīng)驗,,多學習,、多思考,走好未來的每一步,。
“以前的我一遇到難題,,最先想做的事是放棄。經(jīng)過大學四年的鍛煉,,我逐步做到了凡事有交代,、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李昊說,,自己在“嘉”的成長看得見,他特別感謝學校提供的寬松的成長環(huán)境,“我不覺得自己是一個十分優(yōu)秀的人,,是‘嘉’給了我一個特別開放包容的環(huán)境,,讓我感受到學生是被在乎的。”
2018級新生軍訓標兵隊合影
畢業(yè)門前重現(xiàn)四年前的合影
姓名:鄭繼斌
身份:管理學院2022屆校友
收官儀式:在畢業(yè)門前重現(xiàn)四年前的合影
四年前,,14名來自不同院系的小伙伴,,因同在2018級新生軍訓標兵隊而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四年后,,即將走向全國各地的他們在畢業(yè)門前再現(xiàn)了首次合影的畫面,。
“這是我們進入大學后,獲得的第一段深厚情誼,。這份情誼,,我們一直珍藏在心里。”標兵隊隊長鄭繼斌透露,,軍訓時,,教官到各個連隊選了14名學子當旗手,自己就是其中一位,。他們拍第一張合影時,,2名小伙伴因受傷沒有到場,照片上只有12名小伙伴,。在畢業(yè)門前重現(xiàn)這張合影時,,到場的只有9名同學。3名同學因疫情管控的緣故無法返校,,他們原本的位置還被特意空了出來,。除了第一張合影,鄭繼斌他們還按照其他合影的站位還原了獨“嘉”記憶,。
回憶起軍訓的日子,,鄭繼斌說,標兵隊是訓練場上最“耀眼”的存在,,太陽在哪標兵隊就站在哪,。“雖然訓練更加嚴格,但穿上了這身軍裝就肩負起了教官的信任和軍人的精神,,我是自豪的,,再苦再累也不會放棄。標兵隊的其他兄弟也不曾放棄,。”
畢業(yè)離“嘉”,鄭繼斌與標兵隊的兄弟們約定:“等2023年,,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建校二十周年,,我們要以校友的身份回母校再相聚!”
劉明昊將拍攝的照片編輯成冊
姓名:劉明昊
所在院系: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收官儀式:把四年間拍攝的照片編輯成冊
700G、近4萬張照片,!劉明昊說在“嘉”自己收獲滿滿,。畢業(yè)了,他也將這些平日整理好的照片帶到了下個征程,。
作為大學新聞社攝影工作室的一名記者,,他多次參加了學校各大活動的拍攝工作,相關的照片達26G,、2000多張,。就連大四,在忙著寫論文,、找工作之際,,他也沒有缺席學校各大活動的拍攝工作。對他來說,,參與拍攝是書寫獨“嘉”記憶,,也是與“嘉”告別的一種方式。
“我熱愛攝影,,我也熱愛‘嘉園’,。”劉明昊用鏡頭記錄了“嘉”生活的美好:在主樓群求學、在圖書館備考,、在凌云樓觀星,、在‘小巨蛋’歡呼……一幕幕閃爍的畫面成就了如今的他。在離別之際,,他把四年間拍攝的照片編輯成冊,,為自己的大學生活做了一個圓滿的收尾。
他衷心祝愿風華正茂的“嘉”蒸蒸日上,,越辦越好,,桃李滿天下。他也建議學弟學妹們去做自己最想做的事,,不要沉迷于舒適圈的安逸,。
姓名:王賢君(前排中)
所在院系: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收官儀式:再當一次招聘會志愿者
5月,在“青春啟航”2022屆畢業(yè)生校園招聘會暨實習生招聘會上,,已收到心儀企業(yè)offer的王賢君參加了志愿服務活動,。這是他第8次當校園招聘會的志愿者。在招聘會上,,他總是會耐心地服務同學,,提供大量的企業(yè)信息。他說:“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一些幫助,,使學弟學妹們少一些迷茫,,多一份學業(yè)規(guī)劃和求職規(guī)劃,。”
對王賢君來說,志愿服務的過程也是成長的過程,。在工作中,,他接觸到各行各業(yè)的優(yōu)秀人才,了解到大量企業(yè)的人才招聘需求,,也進一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職業(yè)方向,,并不斷細化自己的未來規(guī)劃。曾任學生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促進會主席的他說:“感謝這些經(jīng)歷,,帶給我寶貴的成長與進步,。”
對于未來,王賢君充滿期盼,,“學業(yè)可以畢業(yè),,學習不可以畢業(yè),青春可以畢業(yè),,夢想不可以畢業(yè),。”他也想和學弟學妹們說,珍惜自己的大學生活,,利用好“嘉”的豐富資源,,去認知自己、了解他人,,規(guī)劃自己的未來,。
編輯:傳媒中心 甘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