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士賓(右)帶領嘉庚學院棒球隊參加第十屆“海峽杯”兩岸慢速壘球賽,并獲得季軍
身份:體育教學部老師,、嘉庚學院棒球隊教練
經(jīng)歷:多次在全臺性棒球比賽中獲得冠軍,,曾在臺灣兩所中學當過棒球隊教練,具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和優(yōu)異的帶隊成績,。
原因:很多高校有棒球隊,,但不一定有棒球場。嘉庚學院的棒球場很好,,這可以看出學校對這項運動的重視,。
曾士賓身上流著英雄的血。電影《賽德克·巴萊》講的就是他族人的故事,。他出生在南投,,從小就在山上跑,有著較強的運動細胞,。曾士賓把這樣的先天優(yōu)勢運用到棒球場上,,再加上辛勤訓練,成了一名較出色的棒球運動員,。棒球對于他來說,,是生活的一部分。他坦言“哪天不接觸棒球,,就覺得怪怪的。”
2014年上半年,,曾士賓和嘉庚學院結下了緣份,。“我的老師張?zhí)砭菑B門大學思明校區(qū)的棒球教練,他推薦我來嘉庚學院,。”能和恩師在廈大的不同校區(qū)當教練,,曾士賓直言:“這是一種緣份。”第一次到嘉庚學院,,曾士賓發(fā)現(xiàn)這里不僅環(huán)境優(yōu)美,,而且體育設施完備。“很多高校有棒球隊,,但不一定有棒球場,。嘉庚學院的棒球場很好,這可以看出學校對這項運動的重視,。”因此,,曾士賓對嘉庚學院有了新的期待,。
2014年9月,曾士賓來了,。他帶來了自己的訓練方式:讓同學們在嚴格的訓練中感受棒球運動的樂趣,。訓練場上,曾士賓對同學們的要求很嚴格,,他說,,“訓練場上,只有嚴厲的態(tài)度,,才能建立威信,。”每個工作日中午和周末,曾士賓都要帶領棒球隊到球場上訓練,。他還讓同學們環(huán)校跑,、練習擊球訓練。訓練的過程很苦,,但曾士賓引領同學們看到訓練之后的進步,,去感受成功的喜悅。他認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打棒球也一樣。
曾士賓教授給學生的還有品德教養(yǎng),。每次訓練結束后,,他都會要求隊員們清理球場,管理好自己的東西,,并有意識地培養(yǎng)隊員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能力,。私底下的曾士賓不像訓練場上的那樣嚴肅。他的學生這樣評價說:“沒有訓練時,,他很幽默,,喜歡和我們講笑話。”
今年6月,,曾士賓帶著學校棒球隊參加2015第十屆海峽杯慢速壘球邀請賽,。在訓練時,他給大家定了個目標,,朝著前三名奮斗,。他表示:“比賽時得失心要重一些,不在乎就容易掉以輕心,。”這場比賽的結果是,,曾士賓和他的棒球隊獲得了季軍,并獲評“最佳道德風尚獎”,。
“獲獎不是目的,。”曾士賓說:“同學們能把在棒球比賽中學到的團隊協(xié)精神運用到以后的工作生活,,才是我所希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