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伊(二排左一)一家
我覺得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孤獨的,大學四年一定要把握好時間,,做你應(yīng)該要做的事,;要有一個規(guī)劃,規(guī)劃以后要考研,,要出國,,還是考公務(wù)員,樹立好目標,,然后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最后,要享受孤獨,。
——信息科學與技術(shù)學院2012屆校友周伊
“‘天使說晚安,,陪你走一段回家的路。’學校每晚還播放這樣的電臺廣播嗎,?”周伊在發(fā)給記者的微信上問到,。她說,讀大學時,,每晚從圖書館自習完獨自回到宿舍時,,耳邊就響起了電臺廣播聲,“‘天使說晚安’這個欄目陪伴著我學習,、成長,,也見證了我的蛻變。”
現(xiàn)在,,當周伊一個人走在香港夜間繁華的街道,,準備去香港科技大學上她的第二個研究生學位課程時,她的心境跟大學期間獨自從圖書館回宿舍時有著出奇的相似——有一種孤獨感,。周伊并不逃避這種孤獨,,在她看來,與嘈雜相比,,這樣的孤獨是一種享受,,這樣的孤獨帶給她的是一次次成功。
再來一次,,我可能不會像現(xiàn)在這么好
鳳凰花開,,一季老生走,,一季新生來。畢業(yè)季到來,,周伊回憶起自己的大學時光,,她說:“大學沒有遺憾,如果我的大學再來一次,,我也不一定會比現(xiàn)在的自己更好,。”
周伊雖然是女生,而且還是工科專業(yè),,但她在校期間的表現(xiàn)絕對可以用巾幗不讓須眉來形容,。大學期間,她是個十足的“學霸”,,每學期都是校一等獎學金獲得者,,還曾獲第四屆“盛群杯”福建省單片機應(yīng)用設(shè)計大賽三等獎,2次參加國際學術(shù)會議……
雖然大學四年取得了這么好的成績,,但周伊透露,,讀大一時,自己其實挺迷茫的,,她也會擔心自己跟不上教學進度,,甚至找不到學習目標,“大一時,,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唯一能做的就是學習。”因此,,她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學業(yè),,每天晚上都去圖書館自習,風雨無阻,。她說:“既然不知道未來的路怎么走,,那我就踏踏實實地學習。”
經(jīng)過一年的積累,,周伊對自己的大學規(guī)劃越來越清晰,,她有了讀研的想法。不過在實現(xiàn)這個大目標前,,她也有一個個小目標:再拿一次一等獎學金,、考雅思、發(fā)表論文……這些小目標的逐步實現(xiàn),,讓她在通往研究生的道路上越走越順利,。然而順利的背后是訴不盡的孤獨,她經(jīng)常一個人往返于圖書館和宿舍之間,。
在研究生考試的前三個月,,周伊更加努力,。這三個月里,她幾乎沒有跟舍友碰上面,。“大家都在走自己的路,,有時候,你的同學你的舍友不一定跟你有共同的目標,,所以很多時候,,要自己一個人去承受,我既然決定了,,就要付出努力,。”研究生并不好考取和申請,,周伊獨自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她總是每天早上6點出門去圖書館,晚上12點才回去,,日程表上安排著滿滿的課程計劃,。談起這一段奮斗的時光,周伊坦言,,“心態(tài)調(diào)整好了,,就沒有那么恐怖了。”
積累好自己,,機會會主動找你
大學期間,,周伊還有兩次特別的經(jīng)歷——參加國際會議。對于一名本科生來說,,沒有一定的積累,,要參加國際會議實屬不易。
對此,,周伊說:“機會總是會留給有準備的人,。我可以做的就是不斷地積累自己,時刻準備著,。當把自己積累好了,,機會來臨時,就會主動找上你,。”
2011年,,周伊參加了在廈門舉辦的2011ASID國際會議(防偽、安全,、識別技術(shù)研討會),。她和學長張博達合作的論文在該會議上發(fā)表。這是一篇關(guān)于智能車領(lǐng)域新型導(dǎo)航技術(shù)的論文,,第一作者是2007級自動化專業(yè)的張博達,。其實,,剛開始,周伊并不是張博達的合作伙伴,。然而這種國際會議都要求全英文著作,,恰好張博達的科研小組缺少一個有一定英語基礎(chǔ)而且專業(yè)素質(zhì)強的人,于是,,每年都拿一等獎學金并順利通過雅思考試的周伊成了團隊指導(dǎo)老師林斌的力薦對象,。周伊說,第一次參加國際會議,,自己作為一個學習者,,踏踏實實地跟著學長、老師們學習,,慢慢積累著,。
第二次參加國際會議時,周伊正準備研究生考試,,當時的她并沒有打算要參加比賽,。但是有一位低年級的學妹想把參加省賽的實驗心得寫成論文,發(fā)表在2012年的CSEE國際會議(電路系統(tǒng)和電子工程國際學術(shù)研討會)上,,希望找一位有經(jīng)驗的學姐指導(dǎo)她,。這一次,周伊再次成了林斌老師的推薦對象,。在準備考研之余,,她和學妹一起合作著作了論文《The research of the parallel switching power supply module system》。
“這兩次國際會議增長了我的見識,,開闊了我的眼界,。在參加項目、撰寫論文時,,需要靜下心來沉淀,。寫這樣的論文是一種對思維邏輯和英語寫作的綜合,是實驗與理論的結(jié)合,,所以參加這兩次國際會議讓我變得更加professional(專業(yè)),。”周伊建議學弟學妹們,有機會要多去參加這樣的學術(shù)活動,。
孤獨的背后總有一個家在支持著
“家里人都很支持我,。”大四下學期,周伊的研究生考試成績出來了,,超過了報考院校的復(fù)試線,,同時她也收到了香港城市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和香港大學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讀香港大學是很多人從小的夢想,,也是我的,。”因此,周伊選擇到香港大學工程學院讀電機電子工程研究生,。對于周伊的選擇,,她的父母很支持,他們希望她能多出去走走多看看,。而當她決定申請讀第二個研究生學位時,,除了得到父母的支持外,支持她的還有她的小家,。她說:“我非常感謝我的丈夫,,他非常支持我,希望我在年輕的時候可以去奮斗,,做自己喜歡的事,。”
現(xiàn)在,周伊已經(jīng)是一個兩歲寶寶的媽媽了,,然而她對女兒小路心懷愧疚,。由于她白天要去金融機構(gòu)上班,晚上和周末要去學習,,她能陪女兒的時間很少。談起女兒小路,,周伊的語氣里透露著滿滿的寵愛和想念,;說起丈夫大路,她的語氣里充滿的是感激與疼愛,。
學業(yè),、事業(yè)和家庭要做到一個平衡其實很難,但是周伊一直在努力,。她盡量把各方面都做好,,不負青春,不負家,,正如她的朋友圈所寫:“我享受著繁華都市的流光溢彩,,卻十分懷念一家人有說有笑的溫馨;我身處中環(huán)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卻想念家里自由隨性的慢腳步,;我在夢寐以求的學府深造,卻時常想起大學青春洋溢的時光,。”
編輯:傳媒中心 甘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