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名記者,是我從幼年時就萌生的夢想,,但一直都藏在心里,。每當看到記者們?nèi)珖鞯嘏埽瑘蟮栏鞣N各樣有趣的新聞時,,心里很是羨慕,,我的記者夢也因此慢慢生根發(fā)芽。
2016年夏天填下的那張大學生新聞社報名表,,讓我有機會成了一名校園記者,,追熱點、寫文案,、修圖片,、剪視頻,每天尋找最新的新聞素材,,活躍在“嘉園”的各個活動現(xiàn)場,。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做一名校園記者,,寒暑相機扛,日夜鍵盤忙,,辛苦是必然的,。從加入大學生新聞社成為一名新媒體人開始,,在微博看熱搜和在微信看優(yōu)秀公眾號的推文成了我每天的必修課。我常常反復琢磨那些寫得好的句子和吸引人的標題,,反思自己的不足,。我所負責的微博現(xiàn)場活動的報道,要在快速編輯完成的同時保證準確性,,還要在有限的篇幅內(nèi)提供最大的信息量,;對于每年的“嘉園”特色活動,像校友歌會,、畢業(yè)晚會等,,還需要對表演者和現(xiàn)場觀眾的采訪,才能讓相似的活動變得不同,。
采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充足的準備必不可少——了解采訪對象的背景,搜集相關(guān)內(nèi)容,,填補自身未涉及的知識,,思考采訪問題,最重要的是在短時間內(nèi)取得采訪對象的信任,,使他們不會在鏡頭前感到焦慮,,能夠生動流暢地講述自己的故事和想法。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雖然有時候老師嚴格的要求會讓“的,、地、得”不分的我崩潰,,白天剪輯視頻的背景音樂在睡覺時會自動在腦海里單曲循環(huán),,但當完成了一個采訪任務或是寫好了一篇推文,在學校官網(wǎng)或是微信公眾號上看見自己的名字時,,當發(fā)布的微博被大量轉(zhuǎn)發(fā)點贊評論,,這種幸福感是不言而喻的。有付出就會有回報,,認真的工作讓我獲得過一些榮譽,,如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優(yōu)秀記者、宣傳工作積極分子等,;工作中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開拓了我的視野,鍛煉了與他人溝通能力;嚴格的要求更是讓我在生活中做事更加仔細謹慎,,并且提醒我時刻保持學習的態(tài)度,,激勵我不忘初心,在追夢的路上繼續(xù)砥礪前行,。
從大一到大四,,從部員到部長再到副社長,一路磕磕絆絆,,遇到了傳授我們寫作和拍攝技巧,、亦師亦友的傳媒中心指導老師;遇到了一群爭分奪秒工作,,只為在活動當天能讓“嘉”人們看到推文和視頻,,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也收獲了形形色色的故事,。大學生新聞社是我的第二個“家”,是一個除了上課待的最多的地方,。大學生新聞社留下的印記已然成為我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
路漫漫其修遠兮,即將開啟新的旅程,。“自強不息,,止于至善”的嘉庚精神會一直激勵我前進。盡管所學專業(yè)與新聞無關(guān),,但我不認為畢業(yè)之后我就不再是一名記者了,,恰巧相反,我想帶著一名記者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繼續(xù)探索這個有趣的世界,。在從事校園記者工作中學到豐富的知識,獲得的敏銳的觀察力,、超強的交往能力和適應能力將讓我一生受用無窮,。因為夢想,所以熱愛,;因為熱愛,,所以堅持。
感謝“嘉”,,讓我遇到了大學生新聞社,,圓了我的記者夢。
?。ㄗⅲ何恼侣杂懈膭?,本文獲“新時代·夢想‘嘉’”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征文大賽優(yōu)秀獎。)
編輯:傳媒中心 甘麗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