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虛擬校園圖上可以看見一個十分逼真的校園,。
五位學子在虛擬的校園做后期的修整,。
本報訊(記者 蘇雄鋒 通訊員 李珊珊 文/圖)想足不出戶便可在依山傍海的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內(nèi)徜徉漫步嗎,?很容易,,近日由廈大嘉庚學院5名學生運用3D MAX(三維計算機圖形軟件)技術(shù),,在電腦上建造出一個三維的校園,,讓你坐在電腦前便可“身臨其境”,遍覽校園美景,。
林永祥,、黃育明、黃嘉彬,、林鑫泉,、王建林,,是該校機電工程系的大三學生,也是三維嘉庚學院校園的締造者,。據(jù)他們介紹,,在這個三維虛擬校園里,你可以選擇不同的速度漫步其中,,要么“走”到各棟建筑前欣賞嘉庚風格建筑,,甚至還可以選擇“飛行模式”,從高空俯瞰整個校園,。如果想看到每棟建筑的實景,,只要輕輕點一下建筑前的人物,他就會帶著你進樓參觀,。廈門大學嘉庚學院機電工程系的陳松平老師對記者介紹說,,這個三維虛擬校園在省內(nèi)高校中屬于首創(chuàng),它具有直觀,、逼真,、互動性等特點。
拍攝6000多張照片,,五個大男孩客串“網(wǎng)上建筑工”
林永祥,、黃育明、黃嘉彬,、林鑫泉,、王建林等5個大男生花了1年半的時間,才把這個三維虛擬校園做出來,。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他們將暑假、寒假以及大部分的周六都“獻”給了這個項目,。采訪時,,黃育明仍對“周六要在實驗室里做項目”這一點“耿耿于懷”。他忿忿地說:“多么美好的周六啊,,結(jié)果,,我們都泡在理工大樓的實驗室里燃燒青春。”而為了安撫隊員,,身為隊長的林永祥可花了不少心思,。平時請客吃飯自然少不了,寒假留校時,,他還給隊員每人發(fā)了200塊錢的紅包,。
據(jù)了解,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占地2000多畝,要將它立體地“搬到”電腦里可并不容易,。林永祥他們將制作流程分為3期,。第一期拍攝實景圖片,建立簡單模型,;第二期,細化模型,;第三期,,簡化、美化模型,。林永祥說,,在一年半的時間里,他們走遍了嘉庚學院的各個角落,,一共拍了6000多張圖片,,對每棟建筑、每條道路,、每個角落,,都有了大概印象,然后做出了簡單的模型,。
“用3D MAX建造虛擬校園,,其實和現(xiàn)實中搭房子一樣,要先做出每一面墻,、每一根柱子,,然后用墻和柱子將房子建起來。”林永祥將每一面墻,、每一根柱子都稱為一個面,。在這個三維虛擬校園里,林永祥他們一共做了90多萬個面,,并將一個個面搭建成一座座建筑,。為了讓三維效果更逼真,林永祥他們又進行了第二次拍攝,,將實景圖片粘貼到模型上,,給這些模型穿上“衣服”。
虛擬校園不僅“綠化”好,,還帶點小浪漫
除了嘉庚風格的建筑,,在三維虛擬校園里,大家還可以欣賞到10多種樹木,,比如說有代表性的鳳凰花,,比較常見的柳樹、榕樹、菩提樹,、大王椰子等,。負責“種樹”的是王建林,他說:“我原本打算做50多種樹的,,結(jié)果有很多植物我認不出來,,后期又考慮軟件運行速度,只好忍痛放棄,,只‘種’了10幾種樹,。”
不僅有樹,在富有浪漫氣息的情人島上,,細心的男生還設置了一個小小的益智游戲:讓游戲男主角和女主角闖過層層關卡,,順利在情人島相遇,擦出愛的火花,。黃育明說:“雖然我們是工科男生,,可是也想給嘉庚學院留下點美好的東西。”
慢工出細活,,要耐得住寂寞
為了把控進度,,隊長林永祥讓團隊成員簽了一份工作協(xié)議。協(xié)議內(nèi)容是:項目組成員須按時按質(zhì)完成工作量,,如果沒有完成,,要請客吃飯。但是,,在這一年半里,,只有林鑫泉一個人請大家吃過一次飯。采訪中,,聽見隊友們給自己安上“拖延癥”的名頭,,林鑫泉有些不服氣,他說:“慢工出細活,,只有耐心才能做出精品,。”
因為做這個項目,林永祥自稱已鍛煉出一個強大的心臟,。周六,、暑假、寒假讓隊友們加班,,林永祥會收到隊友們的各種“抱怨”,,但是抱怨歸抱怨,大家還是老老實實地呆在實驗室里完成規(guī)定的工作量,。林永祥說,,這些都不是問題,,最難的是為了提高軟件的運行速度,把辛辛苦苦做出來的模型再精簡掉,,怪心疼的,。
看到三維虛擬校園順利上線,王健林笑稱他淚流滿面,。在這一年半的時間里,,5個大男生不僅學會了耐心、細心,,更學會了自制,,要求自己靜下心來,耐住寂寞,,做出成績。說到收獲,,林鑫泉說:“我們有了自己專屬的團隊文化,。”到底是什么文化?5個男生相視而笑,,神秘地說:“這可不能告訴你,,只可意會不能言傳。”